查看原文
其他

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三课第2课时《青春有格》微课视频+知识点归纳

点击蓝字关注我 初中微课资源 2021-08-08



电子教材





点击图片,查看大图

▼▼▼▼


微课视频





同学们,可以选择观看微课视频二也很精彩哦!


微课视频二


知识点归纳及讲解









课时导学





2课时 青春有格

一、学习目标

1.理解“行己有耻”的含义,理解“行己有耻”对我们提出的要求。

2.理解“止于至善”的含义,理解“止于至善”对我们提出的要求。


二、自主预习

1.在行动之前,        ;在行动之中,       ;在行动之后,反思     与      。

2.“行己有耻”要求我们树立底线意识,触碰道德底线的事情     ,          的事情坚决不做。

3.检视自身的不足,不盲目自责,积极调整自己,通过      和       ,端正自己的行为,“止于至善”。

4.以          ,行走在“止于至善”的路上,在学习中成长,在成长中收获,是对青春最好的证明。


三、合作探究

唐代诗人白居易卸任杭州刺史时,带了两块天竺山石回乡作纪念。一天,他摆弄石块时幡然醒悟:如果到西湖游玩者都带有几块天竺石走,天竺山的秀美岂不要消失殆尽?山石虽不值钱,但取之如同贪污,玷污了名声。于是写下自责诗:“三年为刺史,引冰复食蘖。唯向天竺山,取得两片石。此抵有千金,无乃伤清白。”

(1)结合本课相关知识,从白居易带天竺山石回乡作纪念,后来幡然醒悟这件事告诉你什么?

 

 

(2)西湖小小的几块天竺山石引发了白居易的一番思考,并写下“此抵有千金,无乃伤清白”的诗句。从白居易身上,我们可以得到哪些启发?

 

 


四、随堂演练

1.中国古话说:人无耻,无自立。这句话是说(     )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A.因为有羞耻心,人才会节制自己的行为,不做庸俗卑贱的事情,有尊严的生活

B.自尊心和羞耻心没有联系

C.人要没有任何廉耻心,才能自立

D.没有了羞耻心,就不能独立

2.能引导我们判断是非善恶,明确行为选择理由是(     )

A.换位思考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B.羞恶之心

C.行为规范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D.国家法律

3.大千世界纷繁复杂,在我们的周围存在着很多不良诱惑。对此,我们应有的正确态度是(     )

A.可以尝试一下,发现有危害再戒除也不迟

B.只要把握好“度”,沾染不良诱惑并不可怕

C.学会决绝不良诱惑,不断增强自控力

D.对不良诱惑要因人而异,有的人可以沾染不良诱惑

4.最近小华很苦恼,原来他的同学小辉经常当面指出他的错误,他感到很丢面子。对于小华的苦恼应该怎样认识(     )

A.自己的错误应该由别人指出

B.“自行其身,有则改之,无则加勉”

C.别人当面指出自己的不足,这是伤自尊的事

D.小华的反映是自尊心强的表现

5.东汉时期,许衡与朋友出游,见路旁有梨,同伴纷纷摘梨止渴,皆曰:“乱世,梨无主。”许衡却不为所动,说道:“梨无主,我心有主。”摘一个梨,是一件再小不过的事,而许衡却能压制心中的恶欲,这便是所谓“慎独”之人。下列对慎独理解正确的是(     )

①慎独是中华传统文化中道德修养的一种方式、一种境界 

②慎独是一种表面现象,没有实用价值 

③是指在没有外在监督的情况下,能严守道德准则 

④慎独是先天就有的道德品质  

A.①②         B.①③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C.③④          D.②③

6.青春期是人的生命最旺盛的时期,在珍惜青春的同时,我们要去经历,去经验。对青春最好的证明是(     )

①以修身为本界  ②行走在“止于至善”的路上  ③在学习中成长  ④在成长中收获

A.①②③      B.②③④               C.①③④         D.①②③④

 

五、课后反思






参考答案:

合作探究

(1)行己有耻;我们要有知耻之心,不断提高辨别“耻”的能力;要树立底线意识,触碰道德底线的事情不做,违反法律的事情坚决不做。(2)“止于至善”是人的一种精神境界,我们应该有自己的格调,有我们的“至善”追求;每个人都可以从点滴小事做起,“勿以恶小而为之,勿以善小而不为”,积少成多,积善成德。

 

随堂演练

1.A 2.B 3.C 4.B 5.B 6.D

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更多微课视频!

  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    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